近年来,全国多地彩票机构持续开展了一系列“彩票+”跨界尝试,让彩票以更轻松、有趣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。在这样的浪潮中,上海福彩积极探索与不同行业跨界合作,在实现品牌影响力提升的同时,也为购彩者带来了一次次幸运与惊喜。
联动全家便利店
去年,上海福彩与全家便利店开始了跨界合作。今年8月,双方以“为梦造福,全家益起”为主题,挑选了10家全家门店进行联动,在店内设置福彩销售区、公益展示区、互动活动区等,拓展公益渠道,实现“购彩+公益”场景的融合。此次活动共吸引了超2万名用户参与。
除了与全家便利店的合作,这些年,上海福彩还一直尝试与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规模的连锁品牌进行合作,以填补传统网点难以触达的市场空白区域,扩大彩票销售渠道的覆盖密度。


“从技术层面上看,我们配备了契合兼营网点的新销售设备,建立了满足管理运营需求的支付应用和信息管理系统,并制定了兼营网点空间形象标准化规范要求。”上海福彩相关负责人表示,正是因为有了多方面的准备,才有了福彩与全家便利店的品牌联动。
在选择合作门店时,上海福彩会优先选择商业区和办公园区(如商业街、旅游景点等),以及流动人口稳定区域(如产业园、工厂区等),以确保覆盖足够的潜在购彩群体。
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9月底,上海福彩已在全家便利店布设了391个销售设备,覆盖除一个郊区以外的所有行政区域。
“全家兼营网点渠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。目前,全市有391家全家便利店具备福彩兼营销售业务,单店月均销量近1万元,即开票销量占比超过七成。”上海福彩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通过布设福彩销售设备,上海福彩将一部分全家便利店的消费者吸纳为新购彩者,而这部分购彩者多数年龄在25岁至40岁,“还有部分购彩者在发现全家便利店可以购彩后,自然而然成为了全家便利店的新客流”。
福彩与文化的混搭
借助合作方的渠道,上海福彩在不断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同时,也在践行全域科学布局理念,让创新渠道和传统渠道相得益彰,并形成了“三类八级”渠道格局。

“三类”即超星店、星级店、兼营店,综合了市场发展和销售能级对网点进行分类;
“八级”即品牌旗舰店、旗舰店、五星店、四星店、三星店、二星店、一星店和连锁商超销售网点等八个级别。
在这样的渠道格局下,除了与类似全家便利店的兼营渠道展开合作,上海福彩还在升级既有门店和开设新门店方面,全方位将福彩文化与商业、地标和古镇等元素紧密结合,并进行创新融合。
福彩+商业 开创“公益社交化”新模式
2020年,上海福彩在大宁国际广场试点开设了首家核心商圈品牌旗舰店。5年多来,上海福彩通过政策创新与商业实践相结合,不断推动该旗舰店在公益传播、年轻化转型和行业形象重塑等方面的提升。
面对“Z世代”消费群体的崛起,该旗舰店的空间设计突破了传统彩票网点范式,融入时尚元素,提供社交空间,将公益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沉浸式场景,实现从“销售场所”到“社交货币发源地”的质变。
此外,该旗舰店的硬件升级还服务于“公益可视化”战略,通过动态数据墙、彩票实时信息、公益信息栏展示、网红爱心打卡墙等创新载体,打造透明化、故事化的公益传播平台,强化公众对福彩“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”的价值认同。


福彩+地标 构建文化根基上的跨时空公益场景
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上海目前发掘规模最大、出土文物最多、具有巨大考古价值的遗址,被誉为“揽尽上海千年历史”之地。在这样一个古老文明与现代气息交织的地方,上海福彩设置了福彩体验店,以“上海之根”广富林文化为基底,构建了一个跨时空的公益场景。该福彩体验店在设计上融入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纹元素,与佘山天文台的现代科技感形成碰撞。同时,店里还有欢乐谷等现代文旅IP,传统与潮流在这里碰撞出交融的文化火花。
“这将构成福彩融合的文化基石,实现传统人文与福彩现代公益的对话,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‘文化+公益’体验。”上海福彩相关负责人说。
福彩+古镇 盐文化与福彩公益交相辉映
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新场古镇,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、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和全国特色小镇。在这里,上海福彩建立了首家“盐文化福彩示范店”,并成为当地文旅新地标。
该店在保留福彩设计规范及形象要求的同时,在设计上采用了大量中国传统元素。店内的盐文化展示区,陈列着清代制盐工具复刻品及《熬波图》原稿复制件,还以《熬波图》古法煮盐技艺为灵感,将“熬波煮海”文化符号与现代公益相结合,打造了文化体验场景。此外,这里的福彩爱心驿站除提供便民服务外,还提供盐文化导览手册与休憩服务。
据预计,该示范店年服务游客可超30万人次,充分实现了文化保护与福彩公益传播的双赢。从新场的盐文化到佘山的历史当代化,从大宁的商业公益化到“Z世代”的公益社交化,上海福彩的“福彩+”模式正以文化为纽带,构建“可感知、可参与、可延续”的公益生态。
这种创新不仅拓展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,更让公益成为日常生活的美学实践——当每一张彩票都承载着文化记忆与城市温度,公益便真正实现了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深层渗透。

